□劉昌海
  外觀相差無幾,但土雞蛋售價比養殖蛋高近一倍。記者調查發現,市場上超過70%的雞蛋都是“土雞蛋”,但賣家無法說出雞蛋到底“土”在哪裡。目前,國家對所謂的“土雞蛋”並無具體的認證標準,也沒有景觀設計專門機構貼標簽。(1月2日《貴陽晚報》)
  在雞蛋上貼一個“裝潢土”標簽,價格馬上就翻了一倍,難怪這麼多雞蛋都姓“土”。但沒有專門的機構進行認證,“土雞蛋”還處於自己說“土”就“土”的階段,這顯然難以杜絕造假行為,會讓一部分消費者花了“土雞蛋”的錢,卻買來養殖蛋。
  “土雞蛋”和人工養殖雞蛋的營養成分有沒有區別,在口味上有沒有差異,我們暫且不論。因為只要兩廂情願,這是“一個願打一個願挨”的事情,誰也管不著。但消費者花了什麼樣的價錢,就應該得到什麼樣的商品,人家多出了一倍的價信用貸款錢,理應得到正宗的“土雞蛋”才對,如果買回冒牌貨,顯然不公平。而“土雞蛋”市場的無序,說明相關管理存在缺位。
  在食品安全保障機制比我們更健全的發達國家,這方面的管理經驗就值得借鑒。比如,在向來以嚴謹著稱的德國,就按條碼來“監控”雞蛋。德國市場上銷售的雞蛋,每個上面都有編號,看雞室內裝潢蛋殼上的不同標碼就知道它來自哪裡。其編碼分為三部分:第一部分是數字0-3,代表母雞的飼養方式。“0”號蛋是生物蛋,沒有雞舍,自由覓食;“1”號蛋的母雞是露天飼養場放養,除了自由覓食外還添加人工飼料,有固定的雞舍;“2”號蛋屬於圈養雞下的蛋;“3”號蛋則是籠中之雞所產。第二部分標碼是雞蛋的出產國。第三部分則表示產蛋的母雞所在的養雞場或雞籠的編號。
  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之下,消費者看到雞蛋,就能明確知道雞蛋的詳細身份,當然也就不用擔心上當受騙。而一旦雞蛋出現了質量問題,有關部門也會順藤摸瓜,一直追查到具體的飼養場甚至雞籠,使得產品的安全有了保障。如果我們台北港式飲茶也實行這樣的管理,相信就不會出現報道中提到的,不管是買雞蛋的還是賣雞蛋的,都對眼前的雞蛋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的尷尬。
  因此,我們不妨採取“拿來主義”的做法,借鑒德國等發達國家的經驗,對“土雞蛋”的管理也採用人家的“洋法子”,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地消費,而不是糊裡糊塗花了冤枉錢。
  劉昌海  (原標題:管理“土雞蛋”,得用“洋法子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76trgjh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